春夏交替时节,总有人不停打喷嚏流鼻涕。很多人误以为是感冒,实际上可能是鼻炎在作祟。鼻炎作为常见的鼻腔炎症疾病,影响着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质量。今天我们就来鼻炎那些事。
鼻炎主要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两大类。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、尘螨、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引发,表现为阵发性喷嚏、清水样鼻涕、鼻塞和鼻痒。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睛发痒、流泪等症状。而非过敏性鼻炎则可能与气温变化、刺激性气味、药物等因素有关,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,但通常不伴有眼痒等额外症状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患者容易将鼻炎与感冒混淆。感冒通常会伴随喉咙痛、发热、全身不适等症状,且病程较短;而鼻炎症状往往持续较长时间,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。
对于鼻炎患者来说,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首要原则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,必要时佩戴口罩;保持室内清洁,定期清洗床品,控制室内湿度,都能有效减少过敏原接触。
在治疗方面,医生通常会根据鼻炎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。轻度患者可通过鼻腔冲洗缓解症状,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、抗组胺药物等。值得提醒的是,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,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。
现代医学对鼻炎的治疗已形成完整体系。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,对于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,医生可能会推荐特异性免疫治疗,也就是常说的治疗。这种治疗通过让患者逐渐接触过敏原提取物,帮助免疫系统建立耐受,从而减轻症状。
对于药物治疗不理想或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。现今的鼻科手术多采用微创技术,如下鼻甲射频消融术、鼻后神经切断术等,能够解决鼻腔通气问题,同时大程度保留正常鼻腔功能。
良好的日常护理对控制鼻炎症状关重要。建议患者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,保持鼻腔湿润;适当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;注意饮食均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;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疲劳。这些措施虽然简单,但对缓解鼻炎症状有明显帮助。
此外,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也很重要。鼻炎如同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属于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患者应定期复查,与医生保持沟通,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很多人认为鼻炎是小事,不需要治疗。实际上,如果鼻炎得不到有效控制,可能引发鼻窦炎、中耳炎、哮喘等并发症,影响生活质量。特别是儿童患者,长期鼻塞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能力下降,甚影响面部发育。
另一个常见误区是过度依赖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。这类药物虽然能暂时缓解鼻塞,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,甚加重病情。科学的做法是寻求医生的帮助,采取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。
鼻炎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,但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。通过科学认识、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,大多数鼻炎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,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如果您正受鼻炎困扰,建议及时就医,获得的诊断和治疗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