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见到朱小平医生时,他正在给一位年轻姑娘讲解双眼皮手术方案。白大褂口袋里别着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,说到关键处就会拿出来在图纸上勾画。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二十年,用他的话说:"美容手术就像画画,下笔前要把每根线条都想清楚。"
很多人不知道,这位如今在石家庄WMS医疗美容医院坐诊的,其实出身系统。当年从广州毕业时,朱小平原本可以留在医院,却毅然选择了当时还不被看好的整形美容。"那时候做一台双眼皮手术才收80块钱,但看到患者照镜子时的笑容,就觉得值了。"
2004年西北地区首例人造美男手术,让朱小平这个名字开始在业内传开。手术台上36小时的连续奋战,他带领团队用的技术改写了患者的人生。两年后,他又参与了华南地区变性手术的重要环节,这些标志性背后,是无数个在实验室比对数据的深夜。
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不是锦旗,而是十几张面部肌肉解剖图。朱小平有个特别的习惯,每完成100例手术就会在图上做标记。"现在这张图上已经有230多个红点了。"他笑着说。正是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,让他能够把握东方人的骨骼特点。
有个从加拿大回来的留学生来找他做鼻综合,拿出国外医生设计的方案。朱小平看了直摇头:"欧美人的模板放在人脸上就像戴了个面具。"他花了两周时间重新设计,后做出来的鼻子既挺拔又自然,完全看不出手术痕迹。
虽然给不少明星做过手术,朱小平在意的还是普通求美者。去年有位农村大妈攒了五年钱想割眼袋,手术前紧张得直发抖。朱小平特意把手术安排在后一个,"这样就有充足时间陪她聊天"。术后大儿子发来视频,老太太在村里逢人就让人看眼睛,开心得像个孩子。
"美容手术不是魔术,而是帮人找回自信的技术。"这句话他常对年轻医生说。在WMS医院出诊时,他坚持每个初诊患者少半小时面诊,用彩色图谱讲解手术原理,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能听懂。
打开朱小平的朋友圈,新一条是他在韩国学术会议的发言视频。虽然已经从业三十年,他每年仍要参加三四次交流。"十年前流行的做法现在看可能就有问题,医生必须保持学习。"他办公室里放着五本写满批注的外文期刊,新那本的出版日期是上周。
有位跟着他十年的护士说,朱医生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:每天下班前要把当天所有手术视频看一遍。有次发现某个操作可以改进,连夜给已经出院的患者打电话叮嘱注意事项。这种严谨让他在吸脂领域创下零并发症的纪录。
谈到现在的美容整形热潮,朱小而劝大家冷静。"上周刚修复了一个在别处做坏的鼻子,原本很漂亮的姑娘差点抑郁。"他总结三十年经验就三点:选对医生、做足功课、别贪便宜。在WMS医院,他要求师必须如实告知手术风险,就算可能吓跑客户也要说真话。
采访结束时已近晚上八点,朱小平又拿起记号笔开始勾画明天的手术方案。灯光下那些彩色的线条,就像他三十年来为两万多人编织的美丽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