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疤痕修复领域,提到赵永聪医生的名字,很多同行和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。这位在四川友谊医院疤痕科工作了20余年的主治医师,用扎实的临床技术和温暖的医者之心,帮助无数患者重获皮肤健康。
每天早上7点半,赵医生都会准时出现在科室。白大褂口袋里永远揣着一个小本子,记录着每个患者的情况。这种习惯,他从医20年来从未间断。
作为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,赵医生在技术上始终坚持创新。他带领团队开展的穿支皮瓣临床应用研究,让许多复杂疤痕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。特别在PRP注再生技术方面,他改良的操作方法让治疗过程更。
除了日常接诊,赵医生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前往深圳、上海、云南等地。不是去旅游,而是作为为当地医生培训疤痕修复技术。有位云南的基层医生回忆:"赵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皮瓣转移技术时,连午饭都顾不上吃。"
这些年来,他带过的学生遍布。但每次有人称他"",他都会摆摆手:"我就是个治疤痕的普通医生,能多帮一个患者是一个。"
在四川友谊医院疤痕科的走廊里,经常能看到赵医生蹲着身子给小朋友检查伤口的场景。护士长说:"赵医生看儿童患者时,总会变魔术似的从抽屉里掏出小玩具。"
有位烧伤的患者记得,治疗期间赵医生主动帮他了心理辅导。现在这位患者成了医院的志愿者,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病友。"赵大夫不只治好了我的疤,更治好了我的心。"他说。
诊室的书架上,整齐码放着赵医生参与编写的著作。工作再忙,他每月都会抽时间阅读新文献。在《疤痕医学》等期刊上,经常能看到他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。
"疤痕修复技术每天都在进步,不学习就要落后。"这是赵医生常对年轻医生说的一句话。即使20年过去,他仍然保持着参加学术会议时认真记笔记的习惯。
从青涩的医学生到成熟的疤痕修复,赵永聪医生用20年时光诠释了"医者仁心"的真谛。在四川友谊医院的那间诊室里,他和他的团队继续书写着关于修复与希望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