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今年58岁,近夜尿次数明显增多,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。直到体检时PSA指标异常,才确诊早期前列腺癌。主治医生的一句话让他后怕不已:"再晚半年发现,可能就需要更复杂的治疗了。"这样的故事正在无数家庭上演。据中心新数据,前列腺癌发病率十年间增长近3倍,现已成为男性泌尿系统大。
前列腺癌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,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。当发展到一定阶段,身体会给出这些警示信号: - 排尿习惯改变:尿频(特别是夜间)、尿急、尿流变细或中断 - 下身不适:会胀痛、排尿灼热感 - 异常体征:血尿、带血(需立即就医)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这些症状与前列腺增生高度相似,单凭感觉判断很可能延误治疗。50岁以上男性,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,建议每年做一次PSA血检和直肠指检。
现在医学界对前列腺癌的筛查手段远比想象中人性化: 1. 新一代PSA检测:能区分良性增生与恶性指标 2. 多参数MRI:检查定位病灶 3. 穿刺活检:采用局部麻醉,取样更 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恐惧直肠指检,其实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,医生的手指仅进入5厘米左右。目前很多医院还镇静服务,能大幅缓解检查焦虑。
确诊后不必过度恐慌,前列腺癌是治疗较好的恶性之一。治疗方案主要考虑三个因素:、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。现代医学多种选择: - 主动监测:适用于极早期低危患者 - 性手术: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术式创伤更小 - 放疗:质子治疗可保护直肠和膀胱 - 内分泌治疗:新型口服药已纳入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强调:"70岁以下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5%,关键是要规范治疗。"
虽然年龄和遗传因素无法改变,但通过这些方法能显著降低风险: • 西红柿每周吃2-3次(富含番茄红素) • 坚持快走等适度运动 • 控制红肉摄入(每周不超过500克) • 保持BMI在24以下 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发现,每天喝3杯以上绿茶的人群,患病风险降低40%。但要注意,过量补硒反而可能增加风险。
在门诊经常听到这类疑问: "PSA高就一定是吗?"——炎症、骑行都可能使指标升高 "手术后会影响夫妻生活吗?"——神经保留技术已很成熟 "必须把前列腺全切吗?"——部分切除适合特定病例 建议50岁开始常规筛查,有家族史者提前45岁。检查前48小时应避免骑自行车、性生活和直肠指检,这些都可能影响PSA数值。
记住:前列腺癌不是老年人的"",临床接诊过年轻的患者仅39岁。它更像一个沉默的计时器,早期发现能按下暂停键。下次体检时,别忘了给这个"男性生命腺"做次认真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