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妇产科门诊,总能看到不少准妈妈拿着检查单子来回穿梭。很多次怀孕的女性会问:"妇产科检查到底要做哪些项目?"其实从备孕到产后,科学的检查就像一份,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。今天我们就来孕产期那些不容忽视的关键检查。
建议备孕前3-6个月做基础检查,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甲状腺功能筛查等。特别要注意TORCH筛查(弓形虫、风疹等病毒检测),这些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。35岁以上女性建议加做AMH抗穆勒氏管激素检测,评估卵巢储备功能。记得带上既往病史资料,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检查方案。
确认怀孕后要建立孕期档案。孕6-8周B超确认胚胎位置,排除宫外孕。孕11-13周的NT检查(胎儿颈项透明层测量)结合检查,能早期评估唐氏综合征风险。到了20-24周,三维/四维大排畸检查会详细查看胎儿五官、四肢和内脏发育情况。糖耐量测试一般在24-28周,筛查妊娠期糖尿病。
孕36周后进入待产期,每周要做胎心监护。医生会评估骨盆条件、胎儿大小和胎位,讨论分娩方式。B族链球菌筛查很重要,如果阳性需要在分娩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。临近预产期要随时注意宫缩情况和破水征兆,出现规律宫缩就要及时去医院了。
产后42天需要复查子宫情况,特别是剖宫产妈妈要检查伤口愈合。盆底肌评估很关键,产后漏尿、脏器脱垂等问题往往这个时候就能发现。哺乳期妈妈要关注乳腺健康,产后血糖异常的更要复查糖化血红蛋白。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产后锻炼和避孕措施。
孕期出现剧烈腹痛、持续头痛、视物模糊、大量出血或流液,都可能是危险信号。产后如果发热超过38℃、恶露突然增多或有异味,也要警惕感染。平时要记录胎动,2小时内少于6次就要去医院检查。记住医生的急诊电话,有疑问随时比网上查资料更可靠。
血常规主要看血红蛋白(低于110g/L可能是贫血),尿常规关注蛋白质和白细胞(异常可能预示尿路感染或子痫前期)。B超报告会标注胎方位、胎盘位置和羊水量,SD比值反映脐带血流情况。唐筛报告显示风险值,1/270以下是低风险。不过任何报告都要由医生综合判断,不要自己吓自己。
首先看医院是否有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资质,其次了解分娩量(年分娩量大的医院经验更丰富)。产检和分娩好在同一家医院,方便医生掌握全程情况。交通便利很重要,特别是二胎妈妈产程可能较快。后看看是否有新生儿科,万一宝宝需要治疗能及时处理。
妇产科检查不是走形式,而是母婴健康的守护网。建议提前了解检查项目和时间节点,保存好所有检查报告,方便医生追溯对比。遇到不明白的结果直接询问医生,正规医院的医生都会耐心解答。保持良好心态,配合医生做好每次检查,就是对宝宝和自己好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