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炎正悄悄侵蚀着无数人的牙齿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"沉默"。
很多人觉得刷牙出血是"上火",其实这是牙龈发炎的典型表现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会刺激牙龈组织,导致扩张充血。这时用牙刷轻轻碰触就会出血,就像充气过度的气球一碰就破。
更危险的是,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。从开始的牙龈炎逐步恶化成牙周炎,终造成牙槽骨吸收。这个过程就像房子地基被蚂蚁啃噬,等到牙齿开始松动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阶段:牙龈炎
仅累及牙龈组织,表现为红肿、出血。此时通过洁牙和正确刷牙,完全可以逆转。
第二阶段:轻度牙周炎
炎症波及牙槽骨,出现牙周袋(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的缝隙),X光片显示骨质轻微吸收。需要牙周刮治治疗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
牙槽骨吸收超过牙根1/3,牙齿明显松动,可能出现移位、缝隙增大。此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,甚面临拔牙风险。
1. 横向用力刷牙:长期磨损牙龈缘,造成牙龈退缩
2. 用牙签剔牙:容易刺伤牙龈,推荐使用牙线或冲牙器
3. 吸烟:尼古丁收缩血管掩盖出血症状,延误发现时机
4. 熬夜:免疫力下降会加重炎症反应
5. 避开定期洗牙:牙结石堆积是炎症持续的关键因素
步:改良巴氏刷牙法
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,每个牙面刷8-10次。特别注意容易堆积牙石的牙齿背面。
第二步:善用辅助工具
牙线清洁牙缝,冲牙器冲洗牙龈线下食物残渣,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。
第三步:干预
每6-12个月洗牙清除牙结石,已有牙周炎者需接受龈下刮治。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术。
第四步:全身管理
控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补充维生素C增强牙龈抵抗力,戒烟限酒改善口腔微环境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这是误区。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,清除后显现原有间隙。不及时清除反而会因炎症加重骨质流失。
治疗会很痛吗?
现代牙周治疗通常会配合表面麻醉,基本在可忍受范围内。比起治疗不适,长期炎症带来的危害更值得警惕。
能吗?
早期发现可完全控制,但已吸收的牙槽骨不可逆。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一样。
记住:牙龈出血不是小事,牙齿松动更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。下次看到牙刷上的粉红色泡沫时,别犹豫,及时预约牙周检查。毕竟再好的假牙,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