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先生今年45岁,近总感觉头晕乏力,体检时医生告诉他血压已经飙升到160/100mmHg。“我平时没什么感觉啊?”这是许多高血压患者的反应。事实上,约2.7亿高血压患者中,近半数人像张先生一样,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被这个“沉默的”盯上。
我们的血管就像城市的地下管道,血压持续升高时,管道内壁会逐渐受损。长期冲击下,血管可能发生硬化、破裂,终引发脑梗、心梗、肾衰竭等后果。数据显示,高血压直接导致我国每年约200万人,其中70%的脑卒中和50%的心肌梗死与其相关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血压正快速年轻化。30岁出头就查出高血压的屡见不鲜,熬夜、高盐饮食、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是主要推手。
虽然高血压常被称为“无声”,但身体还是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:
特别提醒:单次测量数值高不代表确诊,需在不同日测量3次以上且收缩压≥140mmHg或舒张压≥90mmHg才算高血压。家用电子血压计建议选择上臂式,测量前5分钟,测量时保持手臂与心脏平齐。
1. 吃出来的低血压
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(约一啤酒瓶盖)。警惕“隐形盐”:挂面、腊肉、话梅等都含大量钠。建议多吃富含钾的香蕉、菠菜,有助于钠的排出。
2. 动出来的血管弹性
每周5次、每次3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,能使收缩压降低5-8mmHg。注意避免晨起立即运动,上午10点或傍晚是更好选择。
3. 睡出来的平稳曲线
长期熬夜会导致夜间血压本该下降的“谷值”消失。23点前入睡,睡眠 apnea(呼吸暂停)患者要及时治疗,这类人群高血压风险是常人的3倍。
很多患者担心“吃了降压药就停不下来”,这其实是误区。就像近视需要持续戴眼镜,降压药是帮身体维持正常状态。临床常用的地平类、普利类等药物,经过多年验证性良好。
服药需注意:
• 血压正常后切勿擅自停药
• 长效降压药宜早晨服用
• 服药期间避免西柚汁,可能影响药效
高血压具有明显遗传倾向,父母均患高血压时,子女发病率高达45%。建议:
- 30岁以上家庭每年共同测量血压
- 为父母带播报的血压计
- 全家践行低盐饮食,用香料代替部分盐
记住:控制高血压不是医生的独角戏,而是需要患者、家属、医护共同参与的健康马拉松。今天一个小改变,可能换来未来十年高质量的生活。
(本文数据来源:《高血压防治指南》2023年修订版、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