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叶
1000+次浏览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0:34:45

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专属,其实它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悄悄发生。当你发高变矮、轻轻一摔就骨折,或者经常腰背酸痛时,可能骨骼已经发出了警报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称为“沉默”的骨质疏松症。

骨质疏松简单来说,就是骨骼密度下降、质量变差,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折。正常情况下,骨骼内部结构像海绵,有无数小孔。当骨质流失过快,小孔会变大变多,骨骼承重能力就会明显下降。这时即使轻微碰撞也可能造成骨折,常见的是手腕、胯部和脊柱。
年龄是主要因素,特别是绝经后女性。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。此外,长期缺乏运动、营养不良、吸烟饮酒、家族遗传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值得一提的是,年轻人如果长期节食或缺乏日晒,同样可能出现骨量偏低的情况。
补钙是关键,但不止于此。成年人每日需要800-1000毫克钙质,可以通过牛奶、豆制品、绿叶蔬菜等食物摄取。同时,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,每天适量日晒15-20分钟就能帮助身体合成。规律进行负重运动也很重要,比如步行、慢跑、跳绳等,都能刺激骨骼强化。

如果确诊骨质疏松,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基础治疗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。此外,临床上会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,如双膦酸盐类药物,或促进骨形成的药物。近年来,也有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。需要强调的是,所有药物治疗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用药。
很多人以为喝骨头汤能补钙,其实汤里溶解的钙质很少,反而脂肪含量较高。单纯补钙而不补充维生素D,吸收效率会大扣。另外,补钙并非越多越好,过量补钙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。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、良好生活习惯才是守护骨骼健康的佳方式。

建议40岁以上人群,特别是女性,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。目前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是公认的检测标准。通过定期监测,可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,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,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,评估治疗。
骨骼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,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,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,才能让身体始终保持挺拔有力。若需要具体诊疗方案,建议正规医院专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个人情况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