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形项目设计怎么做?医生不会告诉你的5个关键点
每次见到师拿出标准美学比例图的时候,我都想提醒一句:美从来不是数学公式。作为在医美行业待了十年的老人,今天想和大家整形项目设计那些事儿。
好设计不是往模板里套脸,而是找到适合你的改善方案
一、先看整体再看局部
很多求美者一上来就问"我的鼻子够不够高",其实应该先看三庭比例。上周有个顾客拿着明星照片来,测量后发现她的中庭本来就偏长,再做高鼻梁反而会显得面部更局促。
二、皮肤状态决定项目顺序
35岁的女士想做面部提升,检查时发现皮肤缺水。这种情况我们会建议先做3-6个月的基础护理,等皮肤弹性再考虑射频或,否则会扣。
三、动态美比静态美更重要
评估眼睛时,我们不仅要看睁眼时的形状,更要观察笑起来的眼周肌肉走向。曾经有位顾客做完双眼皮后发现大笑时眼皮出现奇怪褶皱,这就是忽略了动态表情的设计失误。
四、预留二次调整空间
负的医生不会把方案做得太"满"。比如注射填充时会适当保守,留出1-2周后微调的空间。记住,整形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是一次成型的雕塑。
五、考虑5年后的样子
现在流行的网红款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。设计时要考虑年龄增长后的协调性,比如20岁做的过于夸张的下巴,到30岁可能会显得突兀。
记住三个设计原则:
- 单项服从整体:单个部位要服从面部整体协调
- 当下兼顾未来:要考虑年龄增长后的延续性
- 医学结合美学:永远是位的
后想说,整形设计没有标准答案。医生会根据你的骨相基础、皮肤状态、生活习惯等,用临床经验帮你避开那些网红宣传里的"坑"。下次面诊时,不妨多问问"为什么适合我",少纠结"能不能做成某明星同款"。
(本文基于医美行业普遍经验编写,具体方案需面诊确定。内容不存在虚假宣传和疗效,符合《医疗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