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感觉口渴,喝再多水也没用?体重无缘无故往下掉?小心,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——血糖出问题了。咱们今天就来这个被称为"甜蜜"的糖尿病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四五十岁后才要担心的事,其实现在门诊里二十多岁的患者越来越常见。特别是那些天天坐办公室、顿顿外卖配奶茶的年轻人,体检报告上"空腹血糖偏高"几个字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糖尿病说白了就是身体不会用血糖了。正常人吃饭后,胰岛素会把血糖送进细胞当能量。但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要么产量不足,要么工作效率低下,血糖就只能憋在血管里搞。
1. 喝得多尿得多:血糖高了,身体就想多排尿来稀释,结果越喝越渴。
2. 吃得多还瘦:细胞吃不到血糖,只能分解脂肪肌肉,体重咔咔掉。
3. 伤口好得慢:高血糖会血管和神经,小伤口可能拖成大事。
4. 手脚发麻:像蚂蚁爬的感觉,这是神经在。
5. 看东西模糊:血糖波动会让眼睛晶状体变形。
6. 总感觉累:细胞缺能量,整个人像没了电的玩具。
如果出现上面这些情况,别自己瞎猜,去医院做这三个检查:
- 空腹血糖:晚上空腹8小时抽血,超过7.0mmol/L要注意
- 糖化血红蛋白: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
-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:喝糖水后测血糖变化
特别提醒:体检发现血糖在6.1-7.0之间叫"空腹血糖受损",这是后挽救机会,赶紧调整还来得及。
1. 少吃糖≠不会得糖尿病:红烧肉吃多了照样升血糖
2. 没症状≠没事:很多人是体检才发现问题
3. 吃药≠万事大吉:不改变生活习惯,药量会越加越大
早餐:1个鸡蛋+1杯无糖豆浆+半根玉米
午餐:1拳头米饭+2拳头青菜+1手掌大瘦肉
晚餐:杂粮粥+清蒸鱼+凉拌菠菜
加餐:10颗坚果或1个番茄
有个实用小技巧:吃饭时先吃菜,再吃肉,后吃主食,血糖能平稳很多。含糖饮料千万别碰,白开水才是好的饮料。
不需要跑马拉松,每天做到这些就够:
- 饭后散步20分钟
- 每周3次快走或游泳
- 坐1小时起来5分钟
注意:如果血糖>16.7mmol/L就别运动了,反而危险。
买个靠谱的血糖仪,监测这四个时间点:
1. 早晨空腹
2. 饭后2小时
3. 睡前
4. 半夜3点(偶尔测)
记下来给医生看,比凭感觉强百倍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糖尿病虽然治不好,但控制好了照样能活到九十九。关键是要早点发现,科学对待。下次体检时,记得多看一眼血糖值,别等并发症来了才后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