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细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皮肤问题,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带来瘙痒、疼痛等不适。生活中稍不注意,比如共用毛巾、赤脚走在潮湿地面,或者皮肤有小伤口未及时处理,都可能让这些“不速之客”找上门。今天我们就来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,以及实用的防治方法。
提到真菌感染,很多人时间想到“脚气”。这种病医学上称为足癣,表现为脚趾缝脱皮、起水泡或裂口,伴随难忍的瘙痒。夏季潮湿时尤其高发,穿不透气的鞋子、健身房公共淋浴间都是传播温床。
股癣则常出现在大腿根部,形成环状红斑;汗斑多见于前胸后背,呈现白色或褐色斑点。对付真菌感染,关键有两点:一是保持患处干燥,比如洗完脚后擦干;二是坚持用药,普通药膏需连续涂抹2-4周,症状消失后再多用一周防复发。
带状疱疹俗称“蛇缠腰”,是水痘病毒再次活跃引起的。发病前可能有乏力、低烧等前兆,随后身体单侧出现成簇水泡,伴随针刺样疼痛。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疫苗预防,若已发病,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好。
扁平疣多见于青少年面部和手背,表现为肤色或褐色小丘疹,由HPV病毒引起。避免抓挠很重要,否则会扩散成串。冷冻治疗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常见解决方案。
脓疱疮常见于儿童口鼻周围,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导致,表现为蜜黄色结痂的脓疱。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,家长处理患处后要洗手。轻度感染用抗生素软膏即可,时需口服药物。
就像痘痘的“升级版”,多为细菌侵入毛囊引起,表现为红色丘疹有脓头。刮胡子、脱毛或长期戴口罩都可能诱发。预防要点是避免过度摩擦皮肤,发作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。
疥疮由疥螨寄生引起,特征是指缝、手腕等处出现灰白色隧道样皮损,夜间瘙痒剧烈。患者衣物需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,全家同治才能阻断传播。硫磺软膏是经典用药,但孕妇儿童需遵医嘱。
阴虱则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部位剧烈瘙痒是典型症状,肉眼可见针尖大的寄生虫。剔除毛发配合外用洗剂能有效清除。
1. 个人物品不共用:毛巾、拖鞋、剃须刀等要专人专用 2. 创伤及时处理:小伤口用碘伏消毒后贴创可贴 3. 潮湿环境多注意:健身房浴室穿拖鞋,泳池后冲洗 4. 增强免疫力:睡眠、均衡营养,抵抗力差时易感染 5. 宠物定期驱虫:猫狗身上的真菌可能传染给人
如果皮肤出现异常红疹、水泡或久治不愈的瘙痒,建议尽早就诊。大多数感染性皮肤病早期治疗好,拖久了可能扩散或留下色素沉着。记住一个原则:别乱涂偏方,别盲目用激素药膏,皮肤科医生才能给出方案。
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,也是健康的道屏障。做好日常防护,这些小麻烦完全可防可控。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,欢迎转发给身边常被皮肤问题困扰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