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岁的张先生近总感觉排尿不畅,起初以为只是普通前列腺炎,直到体检时PSA指标异常才确诊早期前列腺癌。手术后医生告诉他:“再晚半年发现,情况可能完全不同。”这个真实提醒我们:前列腺癌在我国男性恶性发病率中位列第六,但若能早期干预,五年生存率可达90%以上。
前列腺癌早期症状极易被忽视,常与前列腺增生混淆。如果你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筛查:
1. 排尿习惯改变:尿频、夜尿增多,尿流变细或中断 2. 排尿不适感:排尿费力、疼痛或灼热感 3. 难以解释的腰骶部疼痛 4. 血尿或带血(已属中晚期症状)
特别提醒:50岁以上男性、有家族病史者、长期高脂饮食人群,即使没有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PSA检测和直肠指检。
当出现可疑症状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三步检查法:
1. PSA检测: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,正常值通常<4ng/ml,但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2. 直肠指检:医生通过触摸判断前列腺硬度及结节 3. 核磁共振或穿刺活检:确诊的“金标准”,能明确
临床数据显示,约70%患者通过PSA筛查发现时仍处于局限性阶段,这时治疗好。
根据和患者身体状况,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包括:
• 主动监测:适用于极早期低危患者,定期复查 • 性手术:机器人辅助手术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 • 放射治疗:放疗技术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• 内分泌治疗:通过药物抑制雄激素分泌
近年来,局部冷冻消融、治疗等新技术为高龄、体弱患者了更多选择。但需要明确的是:没有“好”的治疗,只有“合适”的方案。
虽然年龄和遗传因素无法改变,但以下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:
1. 饮食调整:多吃西红柿(含番茄红素)、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 2. 控制红肉摄入:每周不超过500克加工肉类 3. 保持规律运动:每周3次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 4. 避免久坐:每1小时起身5分钟 5. 戒烟限酒:吸烟者患病风险增加40%
值得注意的是,适度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也可能有保护作用,但需注意防晒。
1. 不必过度恐慌:多数惰性前列腺癌进展缓慢 2. 拒绝偏方神药:任何治疗都需正规医院评估 3. 重视长期管理:即使也需终身随访
目前北上广多家医院开设前列腺癌多学科门诊,可一次性获得外科、放疗科、内科联合会诊建议。建议患者带着既往检查资料前往。
后要强调:前列腺癌虽然高发,但属于预后较好的恶性。关键是要打破“难言之隐”的就医迟疑,把常规体检当作健康投资。记住——早发现的前列腺癌,很可能只是一个需要定期观察的“慢性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