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流感季来临,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发烧就手足无措。事实上,发烧是儿童常见的免疫反应,正确处理比盲目退烧更重要。今天我们就来,当孩子体温升高时,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。
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7.5℃就急着喂退烧药,其实体温38.5℃以下不需要药物干预。建议先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颈部、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,同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。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,能正常玩耍进食,暂时不需要特殊处理。
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前往儿科就诊:持续高烧超过39℃且不退、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、出现抽搐、呼吸急促、皮肤出现瘀点瘀斑、拒绝进食超过12小时。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,必须立即就医。
建议有孩子的家庭准备:电子体温计(建议选用耳温枪或额温枪)、退热贴、儿童专用退烧药(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)。注意退烧药要根据体重计算剂量,不同年龄段的用药禁忌也不同,用药前务必查看说明书或医生。
1. 酒精擦浴可能引起中毒,现已不推荐使用;2. 捂汗退烧可能引发高热惊厥;3. 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存在风险;4. 退烧后短时间内复发不一定是病情加重,可能是疾病自然病程。如果遇到这些情况,建议保持观察并记录症状变化。
孩子发烧时消化功能较弱,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米粥、面条、蒸蛋等。可以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,但要避免油腻、辛辣或过甜的食物。如果孩子食欲差,不必强迫进食,但要足够的水分摄入。
记住,发烧本身不是疾病,而是身体感染的表现。家长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整体状态,而不仅仅是体温数字。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,也要给孩子充分的休息时间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,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