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炎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,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沉默的口腔"。
简单来说,牙周炎就是包裹牙齿的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地基被慢慢掏空,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,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。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原因中,牙周炎占比高达44%。
1. 刷牙出血:牙刷毛上带粉红色是早的警报
2. 持续性口臭:即使认真刷牙也难以消除
3. 牙龈萎缩:牙齿看起来"变长",牙根暴露
4. 牙齿敏感:冷热刺激时出现短暂刺痛
5. 牙齿松动:咬硬物时感觉牙齿"发飘"
主要诱因是牙菌斑堆积。当口腔清洁不到位,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黏性薄膜,24小时就能完成初期定植。此外,吸烟人群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,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激素变化人群也需格外警惕。
基础治疗阶段
通过洗牙清除牙结石,配合龈下刮治,如同给牙齿做"深层清洁"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-4次就诊。
手术治疗阶段
对于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等处理,就像给生病的牙周组织做"小型修复手术"。
维护阶段
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类似汽车的"定期保养",防止炎症复发。
1.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3分钟
2. 牙线比牙签更推荐,能清除80%的牙缝菌斑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就像定期体检
4. 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,这些都有助于保护牙周健康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这是误区。洗牙去除的是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感觉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被结石占据的空间显露出来了。
治疗过程疼不疼?
现代口腔治疗会采用表面麻醉等手段,多数人反映不适感在可接受范围内,远比牙周炎发作时的疼痛轻得多。
需要提醒的是,网传的盐水漱口、牙膏偏方等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,无法炎症。当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住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