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的问题,主要由细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。这类疾病不仅影响皮肤健康,还可能伴随瘙痒、疼痛等症状,甚传染给他人。了解感染性皮肤病的类型、症状及防治方法,对维护皮肤健康非常重要。
1. 细菌性皮肤病:如脓疱疮、等。脓疱疮多见于儿童,表现为皮肤上的水疱或脓疱,破溃后形成黄色结痂;则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,常见于毛发密集部位。
2. 病毒性皮肤病:如带状疱疹、寻常疣等。带状疱疹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,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,常伴有剧烈疼痛;寻常疣则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导致,表现为粗糙的角质增生。
3. 真菌性皮肤病:如足癣、体癣等。足癣俗称“脚气”,表现为脚趾间脱屑、糜烂或水疱;体癣则为环形红斑,边缘清晰并伴有鳞屑。
4. 寄生虫性皮肤病:如疥疮,由疥螨寄生引起,表现为皮肤剧烈瘙痒,尤其是夜间加重,常见于指缝、手腕等部位。
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方案:
细菌感染:通常使用抗生素药膏(如莫匹罗星软膏)或口服抗生素(如头孢类)。
病毒感染:带状疱疹需抗病毒药物(如阿昔洛韦)及止痛治疗;寻常疣可通过冷冻、激光或外用药物去除。
真菌感染:外用抗真菌药(如酮康唑乳膏)是,时需口服药物(如伊曲康唑)。
寄生虫感染:疥疮患者需全身涂抹硫磺软膏或苯甲酸苄酯乳剂,并消毒衣物、床品。
注意: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疗程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或耐药。
1.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:勤洗澡、更换衣物,尤其注意足部、腋下等易出汗部位。
2. 避免接触传染源:不共用毛巾、拖鞋等个人物品,公共场所尽量穿自备拖鞋。
3. 增强免疫力:均衡饮食、规律作息,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。
4. 及时处理伤口:皮肤破损时用碘伏消毒,避免细菌感染。
5. 宠物卫生管理:定期为宠物驱虫,接触后洗手,预防寄生虫传播。
若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及时就诊:
- 皮疹范围扩大或久不愈合;
- 伴随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;
- 自行用药后无改善或加重;
- 婴幼儿、孕妇或慢性病患者感染。
感染性皮肤病虽常见,但规范治疗和科学预防能有效控制。日常中多关注皮肤变化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