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门诊遇到不少湿疹患者,32岁的李女士撩起袖子给我看:"医生,这疹子每年夏天都冒出来,痒得整夜睡不着,药膏抹了就好,停了又犯..."像她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。湿疹作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,我国约有15-20%的人群正受其困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磨人的"小妖精"。
简单说,湿疹就是皮肤在"闹脾气"。正常皮肤像结实的砖墙,湿疹患者的皮肤却像年久失修的墙面——砖块松动(角质层缺损)、水泥流失(天然保湿因子减少),导致外界刺激物长驱直入。这种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会引发三个典型表现:干燥起皮、红色疹子、剧烈瘙痒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湿疹和过敏常被混为一谈。虽然部分湿疹与过敏有关,但更多是皮肤自身屏障问题。就像李女士的情况,检查后发现她对常见过敏原都不过敏,主要问题是皮肤太"娇气"。
很多患者抱怨湿疹像打不死的"小强",其实复发往往与三个误区有关:
过度清洁:每天用热水烫洗、硫磺皂搓澡,反而会皮脂膜。建议水温控制在32-37℃,沐浴露选择PH值5.5左右的弱酸性产品。
见好就收:症状缓解就停药是大忌。就像灭火后还要继续浇水防复燃,湿疹消退后仍需2-4周维持治疗。
忽视保湿:临床数据显示,规范使用保湿剂可使湿疹复发率降低40%。建议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,春秋季每天少2次,冬季需增3-4次。
招:阶梯式用药
轻度湿疹用保湿剂打底,中重度需配合激素药膏。很多人谈激素色变,其实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中弱效激素(如地奈德乳膏)很。特别提醒:网红"消字号"产品可能暗含激素,购买需认准"国药准字"。
第二招:智能止痒
夜里痒醒时别硬扛,可以:①冰敷(毛巾包冰块敷3-5秒/次)②轻拍代替抓挠③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。若影响睡眠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。
第三招:日常防护
穿纯棉透气衣物,避免羊毛等刺激性面料;室内湿度保持在50-60%;记录饮食日记,发现可疑致敏食物(如海鲜、坚果)及时规避;出汗后及时擦干,汗液刺激会加重症状。
虽然大部分湿疹可居家护理,但出现以下信号要及时就医:皮肤渗液结痂、瘙痒影响日常生活、皮疹快速扩散、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。孕期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需指导。
后提醒大家,湿疹管理是场持久战。与其追求"",不如学会与它和平共处。就像李女士经过3个月规范治疗,现在复发频率从每月1次降到半年1次。记住:皮肤需要的不是药,而是你的理解和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