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感觉口渴,喝完水没多久又想喝?体重莫名其妙往下掉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,可能是身体在给你敲警钟。作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"隐形",糖尿病正悄悄逼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慢性病。
1. 喝得多尿得多:血糖升高时,身体会通过排尿带走多余糖分,导致频繁上厕所,尤其夜尿增多特别明显。
2. 怎么吃都不胖:明明饭量没减,体重却持续下降,这是因为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。
3. 伤口好得慢:高血糖会影响循环和免疫功能,小伤口可能反复感染、经久不愈。
4. 手脚发麻: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末梢,出现像蚂蚁爬行的刺痛感或麻木感。
5. 视力模糊:血糖波动会导致眼球晶状体肿胀,看东西时而清楚时而模糊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建议每年测一次血糖:
-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病史
- 体重超标(BMI≥24)尤其肚子大
-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
- 怀孕时有过血糖偏高
- 年龄超过40岁
- 爱吃高油高糖食物
1. 吃饭讲究顺序:先喝汤吃菜,再吃肉,后吃主食。用糙米杂粮代替白米饭,每餐主食不超过一拳头大小。
2. 运动要"见缝插针":不需要专门去健身房,每天快走6000步,或者做20分钟家务都能消耗热量。
3. 定期监测不能少:家里备个血糖仪,空腹血糖超过6.1mmol/L就要警惕。
4. 睡好觉很重要:长期熬夜会干扰胰岛素分泌,尽量23点前入睡。
误区1:不吃糖就不会得病
其实过量摄入油脂、酒精同样危险,1克油的热量是糖的2倍多。
误区2:血糖高但没有不舒服就不用管
糖尿病就像温水煮青蛙,等出现并发症往往已经晚了。
误区3:打胰岛素会成瘾
胰岛素是身体必需激素,该用时不用反而会加速病情恶化。
记录3天饮食和身体反应:吃完精米白面后1小时是否犯困?下午是否容易饿得心慌?这些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信号。
后提醒大家,糖尿病虽不可逆但完全可控。邻居张阿姨确诊十年,通过饮食调整和规律运动,现在血糖比很多年轻人都稳定。关键是要早发现、早干预,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