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在室听到"激光会不会疼""会不会留疤"这些问题,我都会想起10年前刚入行时那个紧张兮兮的自己。现在给3000多名求美者做过激光项目后,终于能摸着良心说:激光整形就像煮鸡蛋——火候对了是溏心蛋,火候错了就是炭烧蛋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话,说说那些激光项目里没人告诉你的大实话。
上个月有个姑娘拿着小红书上的对比图来找我,说要做"一次就能消失"的。我拿着皮肤检测仪给她看真皮层那些陈年色素,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。真正的激光就像剥洋葱,表皮斑3次能干净,真皮斑少得5-8次。那些宣传"立竿见影"的,要么是滤镜战士,要么就是用了违规的剥脱激光。
适合黄种人的其实是调Q激光,我们科室的"元老机"每年要治2000多例褐青色痣。但记住:术后三天不能碰水不是医生苛刻,是色素颗粒排出时皮肤特别脆弱,这时候用自来水就像往伤口上撒孜然。
总有人抱怨"做了6次还长毛",我一看记录就发现她们每次都间隔半年。毛发有生长周期这事,就像韭菜割一茬长一茬。腋下毛发要每月做1次,坚持5次才能基本干净。可惜的是那些买了包干套餐却半途而废的,毛囊只是休眠没坏死,前功尽弃不说还白花钱。
现在智能脱毛仪能根据毛发粗细自动调能量,疼痛感比老式机器减轻60%。有个舞蹈生跟我说:"现在做腋下就像橡皮筋轻轻弹一下,终于不用咬牙攥拳了。"
去年处理过一个痘坑,患者在外院做了3次点阵激光反而更。检查发现是操作者把能量调到求快。其实点阵激光要遵循"3分治疗7分养"的原则,每次间隔3个月,配合医用敷料才能长出健康胶原。那些"三次"的,不是蠢就是坏。
对于手术疤痕,黄金期是拆线后2-6个月。有个剖腹产妈妈坚持每月来做非剥脱点阵,现在疤痕变成淡淡的银线,她笑着说:"终于敢穿比基尼了。"
1. 看到""""这样的词直接pass,正规机构都会告知风险
2. 麻醉膏不是涂得越厚越好,过量会导致心率失常
3. 术后泛红超过72小时、出现水泡要立即复诊
4. 激光后反黑不一定是事故,可能是炎症后色素沉着
5. 哺乳期、光敏体质、疤痕体质要主动告知医生
上周有个来做光子嫩肤的女士让我特别欣慰。她拿着小本子记下了:"1064nm波长适合深色斑,脉宽要调10ns..."其实普通求美者不需要懂这些,认准机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上的"医疗美容科"字样,比研究参数靠谱多了。
某次行业展会,有个"激光"的展台围满了人。但凡有点医学常识的都知道,激光是光能,注射是药剂,这俩怎么可能结合?还有鼓吹"激光"的,能量多分解脂肪细胞膜,想靠这个不如去跳舞。
真正值得做的激光项目都有个共同点——解决具体问题。比如超脉冲CO2激光治汗管瘤,像素激光改善毛孔,这些在医院皮肤科都有十几年临床数据支撑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激光仪器从百万到千万不等,但好医生的判断力千金难买。与其纠结仪器品牌,不如多看看医生库里的真实图。记住,的前提永远是——知道你脸上挨的是什么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