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黑色素瘤,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,但数据显示,近年来它的发病率正在悄悄上升。这种皮肤癌虽然不如其他那么常见,但恶性程度高,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关键。今天,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黑色素瘤的那些事。
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,多发于皮肤,也可能出现在眼睛、黏膜等部位。它与普通痣大的区别在于:黑色素瘤会不断变化,可能向深层组织或全身扩散。很多人都是在无意中发上的"黑点"突然变大、变色才去检查,往往容易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记住"ABCDE法则",在家就能初步自查: - A(Asymmetry不对称):痣的两半形状不一致 - B(Border边界):边缘不规则或模糊 - C(Color颜色):颜色不均匀,可能呈现黑色、棕色甚红色 - D(Diameter直径):通常大于6毫米(约铅笔橡皮大小) - E(Evolving变化):大小、形状或颜色近期有明显变化 如果发现这些迹象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。
以下人群需要格外注意: 1. 经常暴晒或曾经晒伤的人 2. 身上痣特别多(超过50个) 3. 有家族遗传史 4.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5. 肤色较浅的人(但深色皮肤人群也并非)
预防黑色素瘤其实很简单: - 避免上午10点下午4点的强烈日晒 - 使用广谱防晒霜(SPF30以上),每2小时补涂 - 穿戴遮阳帽、太阳镜和防晒衣物 - 定期检查全身皮肤,特别是脚底、指隐蔽部位 - 不要使用日光浴床
如果经活检确诊,医生会根据制定方案: 早期:手术切除是主要方式,5年生存率可达90%以上 中晚期:可能需要结合免疫治疗、治疗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切不可轻信偏方或美容院的"点痣"服务,不规范操作可能加速恶化。
误区1:"我的痣从小就有,不会有事" 事实:先天性痣也有恶变可能,尤其巨大型更需警惕 误区2:"只有晒太阳才会得这个病" 事实:遗传因素、免疫功能等都有关联 误区3:"颜色浅的痣就" 事实:无色素性黑色素瘤虽然少见,但确实存在
建议每6-12个月做皮肤检查,可以用手机定期拍摄痣的照片方便对比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: - 痣部位发痒、疼痛或出血 - 表面结痂或渗出液体 - 周围皮肤出现红肿 记住,黑色素瘤早期率很高,关键是要有足够重视。
看到这里,你可能已经学会如何初步辨别危险信号。其实绝大多数痣都是良性的,我们提倡的是科学认知而非过度担忧。养成良好的防晒习惯,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,就是好的预防。如果确有疑虑,及时医生,千万不要自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