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不少朋友来问整形该从哪儿入手。说真的,做医美就像买衣服,光看图片容易“货不对板”,关键得找到的人帮你量体裁衣。今天就用大白话,普通人做整形时要注意的那些事儿。
有人拿着网红照片说要同款鼻子,但可能她真正需要改善的是面部轮廓。就像之前有个顾客来双眼皮,沟通后发现她其实是上睑皮肤松弛导致眼睛显小,做提眉术反而更自然。建议前对着镜子列个清单:在意的部位是什么?希望达到什么?预算多少?把这些基础问题想明白,时才能有的放矢。
现在医美机构这么多,怎么选才不会踩坑?首先要看资质,正规机构都会在醒目位置悬挂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。其次看医生资格,负责面诊的医生必须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师执业证书》,这点可以直接要求查看。后看项目备案,比如有的机构明明只能做生活美容,却偷偷开展医疗美容项目,这种就要格外警惕。
记得上次有位阿姨来,开口就问“打一针多少钱”。其实不应该直接问价,而是要先说明诉求。建议可以这样沟通:首先描述想改善的部位,比如“我觉得法令纹有点明显”;然后说出期望,“希望看起来自然些,不要僵”;后再了解不同方案的差异。这样医生才能给出针对性建议。
有些时的话术要特别留心。比如“”、“成功”的,或者用“限量”催你当场交订金的,都要多留个心眼。正规医生会把可能的风险和期说得清清楚楚,而不是光说好处。另外,如果师总是推荐贵的项目,却不解释为什么适合你,这时候就要考虑换家机构看看了。
经常有人对比三五家机构后选便宜的,这其实存在隐患。比如注射类项目,正规产品的进货成本摆在那里,远低于市场价的很可能有问题。又比如手术项目,医生收费高些,但手法和经验确实更值得信赖。建议时详细了解价格包含哪些服务,术后护理是否另外收费,把这些都问明白再做决定。
准备前可以带上自己不同角度的生活照,方便医生评估。如果有过敏史或基础疾病一定要如实告知,这是的前提。时好带上笔记本记录重点,因为一次性接收太多信息容易遗漏。后记住,正规后都会给你足够的考虑时间,不需要马上做决定。
其实整形就像找家庭医生,建立信任需要过程。多比较几家,找到那个愿意耐心倾听、解答的医生,往往比盲目追求网红机构更靠谱。毕竟适合自己的,才是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