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朋友圈刷到各种皮肤治疗的药物推荐,从祛痘膏到美白精华,号称"三""永"。作为一名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必须掏心窝子和大家:药物治疗皮肤问题,到底该怎么科学看待?
上周遇到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拿着网购的祛痘药膏来找我们,结果发现她根本不是痘痘而是过敏。这种情况太常见了!皮肤问题大致分三类:类是痘痘、色斑这些"表面问题",第二类是湿疹、皮炎这类"炎性问题",第三类则是激素脸这种"作出来的问题"。不同类型需要的药物天差地别,就像感冒药治不好胃疼一个道理。
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:如果皮肤问题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,或者出现红肿热痛,别自己瞎折腾了,赶紧挂号看医生。医院皮肤科的挂号费也就十几块钱,比买错药划算多了。
说几个大家常问的:
维A酸类:去闭口确实好用,但必须晚上用!白天用等于在给紫外线递刀。刚开始用可能会脱皮,这不是"",是浓度选高了。
抗生素药膏:像夫西地酸这类,对付红肿痘确实快,但连续用不能超过两周。见过有人当保湿霜用,结果养出超级细菌,普通的药都不管用了。
氢醌霜:界的"老前辈",但现在大医院都不爱开了。不是没,而是容易引发"反黑",用着用着斑更明显了。
每次逛药店,导购推荐的"包治百病"的药膏,十个里有九个含激素。激素不是洪水猛兽,皮炎发作时确实需要,但当成护肤品天天用?等着得激素脸吧!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药名里带"松""奈德"这些字眼的,八成含激素。
还有些网红推荐的""药膏,去年我们就检测过一款,号称成分实际加了激素。用着皮肤白嫩得像剥壳鸡蛋,停用立马烂脸,这种见太多了。
1. 不是越快越好。皮肤代谢周期28天,宣称"三"的都要打个问号
2. 药物搭配有讲究。比如维A酸和过氧苯甲酰不能同时用,会互相抵消
3. 别迷信进口药。很多国外网红药在当地是处方药,国内却当保健品卖
4. 药物也有"保质期"。开封后三个月没用完的药膏,可能打对折
5. 做好防晒是底线。边用药边暴晒,就像往伤口上撒盐
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,建议考虑医美:药物用了三个月没改善;皮肤问题影响生活质量;药物副作用明显(比如长期用药导致皮肤变薄)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医美也不是钥匙,术后护理不当照样会复发。
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皮肤是身体大的器官,出了问题要像对待胃疼感冒一样重视。别轻信"偏方治大病",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,才是你好的护肤顾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