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个老同学找我聊天,说自己工作太忙,三年没去体检了。我听了立刻提醒他:"你这相当于闭着眼睛开车啊!"作为体检科医生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语言,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体检这事真的不能拖。
上个月有位40岁的程序员来做体检,查出早期脂肪肝。他跟我说:"平时就是觉得容易累,没想到肝脏已经亮红灯了。"其实很多疾病在早期根本没明显症状,等感觉到不舒服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。体检就像给身体做年检,早发现就能早处理。
很多人觉得"体检就是抽血拍片",其实不同年龄段关注点完全不同。比如:20-30岁要重点关注甲状腺和乳腺;40岁以上要加做胃肠镜;50岁后心脑血管检查不能少。体检科医生会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家族史帮你定制方案,这钱花得值。
经常遇到患者拿着报告问:"我尿酸高了0.5要不要紧?"其实体检科医生看报告有个"三看原则":一看趋势(和往年对比),二看组合(多个指标关联),三看临界值(接近危险值的要特别注意)。比如血糖6.0和6.1只差0.1,但后者就需要重点关注了。
上周有个小伙子体检前夜聚餐吃火锅,第二天转氨酶直接飙升。体检前要注意:① 空腹8-10小时(连口香糖都不能嚼)② 前3天别喝酒 ③ 女性避开生理期 ④ 停吃维生素(会影响部分指标)。这些小细节直接影响结果性。
让我头疼的是那种"检完就把报告扔抽屉"的人。查出问题要复查,临界值要随访,正常指标也要建立健康档案。我们体检科现在都1对1报告解读,就是怕大家看不懂耽误事。记住:体检是开始,不是结束。
后说个真实:有位老师坚持每年体检,去年发现肺部有个3mm结节,每半年复查一次,今年发现增大立即做了微创手术,现在得。她跟我说:"这一年年检的钱,真是人生值的投资。"这话我特别认同——体检花的不是钱,是买了个早知道的机会。
现在很多体检中心都能网上预约,工作日约还有。与其提心吊胆,不如花半天时间给身体做个检查。毕竟,健康这份"存款",可得定期查查余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