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脊柱整形手术,很多人反应是“高风险”“大手术”。实际上,随着医疗技术进步,这类手术的性和度已显著提升。但究竟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脊柱整形?手术过程如何?术后要注意什么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这些问题讲清楚。
不是所有脊柱问题都需要手术干预。一般情况下,医生会优先建议保守治疗,比如物理治疗、药物缓解或穿戴支具。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方案:
1. 脊柱侧弯超过40度,且持续加重影响心肺功能
2. 椎间盘突出导致肢体麻木或肌肉萎缩
3. 脊柱骨折或神经
4. 先天性脊柱畸形影响正常生活
需要注意的是,是否手术必须由脊柱外科医生评估。建议带上近期X光片、MRI等完整检查资料,到医院脊柱外科就诊。
目前常见的脊柱整形手术主要分为三类:
微创内固定术:通过3-4个小切口植入螺钉和连接棒,适合轻中度脊柱侧弯患者,创口小、快。
开放性矫形术:针对畸形的传统术式,需要在背部做较长切口,术中会使用自体骨或人工骨进行融合。
椎间孔镜手术:主要用于椎间盘突出问题,通过直径不到1cm的管道操作,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。
具体采用哪种术式,需要根据患者年龄、畸形程度、骨骼发育情况综合判断。有经验的医生通常会准备多套手术预案。
术前准备:需要完善检查、心肺功能评估,吸烟者需提前1个月戒烟。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。
手术过程:全麻状态下进行,时间从2小时到6小时不等。术中会使用神经监测设备降低风险。
术后:一般住院5-7天,前三天需要在床上进行踝泵练习防止血栓。出院后需佩戴支具3-6个月,避免弯腰搬重物。
特别提醒:术后训练非常重要。建议在师指导下,循序渐进地开展核心肌群锻炼,这对维持手术关重要。
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,脊柱整形手术可能面临:
• 术中出血(发生率约3%)
• 神经损伤(低于1%)
• 内固定物松动(多见于骨质疏松患者)
• 邻近节段退变(10年后发生率约20%)
但需要注意的是,随着导航技术和超声骨刀的应用,这些风险正在持续降低。选择的主刀医生和配备齐全的医疗机构,能大程度手术。
脊柱问题往往需要长期管理,即使完成手术,也需要定期复查、科学锻炼。如果正在考虑脊柱整形手术,建议多几位专科医生,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