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别人摘掉眼镜后清爽的样子,你是不是也心动过?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近视手术那些事儿。放心,不吹不黑,咱只讲真实情况。
你以为近视手术就是交钱上手术台这么简单?错!我见过太多人兴冲冲来检查,结果被医生劝退的。比如角膜太薄的朋友(450微米是底线)、度数还不稳定的学生党、有干眼症的小伙伴,还有孕期妈妈,这些情况医生都会直接摇头。记住,正规医院术前检查少2小时,要是哪家机构十分钟就给你开单子,赶紧跑!
现在市面上主要就三类手术,我用人话给你翻译翻译:
1. 全飞秒:就像在角膜上"刻"个微透镜再取出来,切口只有2mm。适合600度以内,第二天就能上班,但价格贵(1.5万-2.5万)。
2. 半飞秒:要先用激光掀开角膜瓣(别怕,不疼),再用激光削掉部分角膜。适合1200度以内,性价比高(1万-1.8万),但术后要小心别揉眼睛。
3. ICL晶体植入:相当于把"隐形眼镜"永远放在眼睛里。适合度近视(1800度以内)和角膜薄的人,贵(3万+),但可逆性强。
去年我同事小做了全飞秒,她是这么描述的:躺手术台上就像在看科幻片,医生让盯着绿点看,闻得到淡淡的烧焦味(其实是激光气化角膜的味道),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。刚做完会流泪怕光,像眼里进了洗发水,睡一觉就好了。现在她总开玩笑说,后悔的就是没早点做。
虽然现在技术很成熟了,但有些情况你要心里有数:夜间开车可能会眩光(特别是瞳孔大的人)、干眼症状可能加重、少数人会有回退(特别是用眼过度)。我见过惨的是某网红隐瞒角膜病变强行手术,结果视力还不如术前,所以千万别造假体检报告!
警惕这些宣传话术:"德国进口设备"(其实就换个手柄)、""(违反法)、"院长亲自操刀"(可能只是在旁边指导)。记住三查:查医师执业证、查设备许可证、查医院资质。有个简单办法——要求看手术室实拍视频,正规机构都经得起检验。
别以为做完就万事大吉!前三个月要像保护初恋一样保护眼睛:出门必戴墨镜、按时滴眼药水、忍住别揉眼。我佩服的是个程序员小哥,术后坚持每用眼20分钟就远眺,半年复查视力还是1.2。反观有些年轻人,术后通宵打游戏,不到半年又戴上了眼镜,这钱不就白花了?
如果你问我值不值得做,我的建议是:先去做个详细检查,看身体条件允不允许;再问自己能不能接受可能的风险;后盘算下钱包(不报销哦)。对了,现在有付款,但利息算下来可能多花好几千。
说到底,近视手术就是个选择题。就像我常对读者说的:戴眼镜的不一定想摘,摘眼镜的未必都后悔。关键是要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,为自己做出负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