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不少人在问,脸上反复长痘、过敏起疹子、色斑加深...这些皮肤问题能不能靠药物解决?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跟你药物治疗皮肤的那些事。
先说结论:不是所有皮肤问题都适合用药。像的痤疮、顽固性湿疹、真菌感染这类问题,医生确实会开药。但如果是细纹、毛孔粗大这些衰老问题,药物就很有限了。
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:抗生素药膏治细菌感染,比如夫西地酸乳膏;抗真菌药对付脚气、股癣,比如联苯苄唑;维A酸类药物改善痘痘和角质异常;还有激素类药物短期控制皮炎。但要注意,这些都不能自己随便买来用。
,药膏不是护肤品。很多人把阿达帕林凝胶当祛痘神器天天抹,结果反而脱皮红肿。药物都有适应症和疗程,用不对可能加重问题。
第二,速度比你想的慢。皮肤代谢周期28天左右,像治疗黄褐斑的氢醌霜,少要用3个月才能评估。着急换药反而前功尽弃。
第三,搭配使用有讲究。比如维A酸要避光晚上用,抗生素药膏不能和酒精成分混用。去年就有患者把水杨酸和维A酸叠加用,结果全脸过敏来看急诊。
看到痘痘就吃多西环素,过敏就吞氯雷他定?且慢!口服药必须医生开处方。比如治痤疮的异维A酸,服用期间要严格避孕,还要定期查肝功能。有些制剂号称"祛痘",实际可能添加激素,吃出问题的不在少数。
特别提醒哺乳期妈妈,很多药物会通过乳汁传递。之前有位宝妈用含四环素的药膏涂乳头,导致宝宝牙齿发育异常。用药前务必要告诉医生自身情况。
现在网购太方便,不少人看买"皮肤药"。上个月刚曝光某网红卖的"霜",实际是违规添加重金属的三无产品。还有代购的国外药膏,没有中文说明书,成分剂量都看不清,用出问题都难。
另外要当心"立竿见影"的。有些产品用两次就白好几个度,八成加了激素。长期用会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,到时候脸红、发烫、起皮,比原来更难治。
1. 先确诊再用药,别自己当医生
2. 仔细看说明书,特别是禁忌症
3. 从低浓度开始建立耐受
4. 做好记录,复诊时给医生看用药反应
5. 配合做好防晒保湿等基础护理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皮肤问题要耐心治。我见过太多人急着换方案,结果把脸作成敏感肌。其实找对方法坚持用,多数问题都能改善。如果用药一段时间没,及时复诊调整方案才是正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