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岁的小林近总觉得自己妇科不太好,在闺蜜催促下次做了宫颈癌筛查。结果让她大吃一惊——检测显示HPV高危型阳性,后续检查发现宫颈已出现癌前病变。"如果不是这次筛查,可能三五年后就真的发展成了。"医生的话让小林后怕不已。
宫颈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有效预防的恶性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0万例,但早期发现率可达90%以上。就像小林这种情况,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完全可以通过简单门诊手术处理,避免发展成。
很多人觉得"我还年轻""我没症状"就不用检查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HPV病毒潜伏期可达10年以上,等出现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,从21岁开始就要重视筛查。
目前主流的筛查方式有两种:一是宫颈TCT检查,用刷子轻轻刮取宫颈细胞,观察细胞形态;二是HPV检测,查看是否有高危型病毒感染。30岁前一般只需做TCT,30岁后建议两项联合筛查更。
检查过程其实很简单:躺在检查床上,医生会用窥阴器暴露宫颈,取样过程只需1-2分钟,多数人仅有轻微不适。怕疼的女性可以选择干净后3-7天检查,这时宫颈较松软,不适感更轻。
收到报告单时别慌,常见结果有几种情况:
1. 正常结果:恭喜你,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即可
2. 炎症改变:可能是普通宫颈炎,需结合症状判断
3. ASC-US等异常细胞:需要进一步做镜检查
4. HPV阳性:根据分型决定后续处理方案
特别提醒,HPV阳性≠得癌。80%女性一生中会感染HPV,但90%可在1-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。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才需要干预。
21-29岁:每3年做1次TCT
30-65岁:每5年做TCT+HPV联合筛查,或每3年单独TCT
65岁以上:若过往筛查正常可停止
有高危因素的要增加频率:多个、吸烟、免疫力低下、长期口服避孕药等情况,建议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。
虽然疫苗能预防70%以上宫颈癌,但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!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,也不能治疗已有感染。佳策略是"疫苗+筛查"双重防护。
目前二价、四价、九价疫苗在国内都可接种,26-45岁女性现在也有适合的疫苗选择。与其纠结选几价,更重要的是尽早接种。
• 避开期
•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
• 不要使用药物或冲洗
• 穿方便穿脱的衣物
• 检查当天可正常饮食
现在很多医院都有"两癌筛查"惠民项目,部分地区还能检查。不妨把筛查日和生日设成同,作为送给自己的健康礼物。毕竟在健康面前,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。早筛查,早安心,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