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穿短袖短裤,腋下、手臂或腿上的毛发总让人尴尬。身体脱毛成了很多人的刚需,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方法,到底哪种适合你?今天我们就来脱毛那些事。
很多人发现刮毛后新长出的毛发变粗变硬,其实这是个视觉误差。剃刀切断的毛发横截面比自然生长的更宽,所以摸起来扎手。毛发本身粗细由毛囊决定,刮毛不会改变毛囊结构。
剃刀除毛:经济快捷,但维持时间短,2-3天就会长出毛茬。注意要顺着毛发生长方向刮,使用润滑泡沫避免刮伤。
脱毛膏:通过化学成分溶解毛发,维持1-2周。敏感肌要先做皮肤测试,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并涂抹舒缓乳液。
蜜蜡脱毛:连根拔除能维持3-6周,但痛感明显。皮肤有伤口或炎症时不要使用,容易引发。
家用脱毛仪:利用光热原理抑制毛发生长,需要坚持使用3-6个月。肤色深或毛发颜色浅的人会扣。
激光脱毛:由医师操作,针对毛囊黑色素毛发生长能力,通常需要4-6次疗程,间隔4-8周。能维持数年,是目前持久的脱毛方式。
1. 术前4周避免暴晒,晒后皮肤不能立即做激光;
2. 治疗前要剃除表面毛发,但不能拔除或使用脱毛膏;
3. 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红肿,冷敷可缓解;
4. 不同部位痛感不同,比基尼区痛感较明显;
5. 毛发颜色越深越好,白色毛发基本无效。
无论采用哪种方式,脱毛后24小时内都要避免高温刺激(热水澡、桑拿、剧烈运动)。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,避免磨砂膏去角质。外出要涂抹防晒霜,新生的皮肤更容易晒伤留下色沉。
腋下:汗腺集中,脱毛后尽量减少使用止汗剂,避免刺激。
比基尼区:皮肤薄且敏感,建议选择机构操作,不要自行蜜蜡脱毛。
手臂/腿部:大面积脱毛要注意分次进行,避免一次性操作导致皮肤负担过重。
孕妇、皮肤有开放性伤口、患有白癜风或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要谨慎。糖尿病患者、凝血功能障碍者做激光脱毛前需医生。近期服用光敏性药物(如维A酸)的人群要暂缓脱毛。
“脱毛会影响排汗”是常见误解。汗腺和毛囊是结构,毛囊不会影响汗液分泌。“脱毛”也不存在,激光脱毛只能做到长期毛发减少,不能百分百绝毛。
查看机构的医疗器械许可证,确认使用的是正规激光设备。操作人员应具备医师或护士资质,面诊时会根据你的肤色、毛发特点调整能量参数。警惕陷阱,正规激光脱毛需要一定成本支撑。
选择适合自己的脱毛方式,才能既获得光滑肌肤,又避免皮肤损伤。建议先从小面积尝试,确认皮肤耐受性后再做大面积处理。记住,脱毛是锦上添花的事情,皮肤健康才是首要考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