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在门诊遇到不少患者,一进门就掏出一堆瓶瓶罐罐:"医生,我每天用七八种护肤品,为什么皮肤反而越来越差?"其实很多常见的护肤误区,连用了十年贵妇霜的人都中招。今天就用大白话,说说皮肤科门诊里患者问得多的问题。
小每天用强力清洁仪洗三次脸,结果把脸洗成了"敏感肌"。皮肤科医生头疼的就是这种"过度清洁党"。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皮脂膜,就像手机贴膜一样保护肌肤。当你用皂基洗面奶拼命搓洗时,相当于亲手撕掉了这层保护膜。正确的做法是:早晨清水洗脸(大油皮可用氨基酸洗面奶),晚上用卸妆油+温和洁面,整个过程不超过60秒。
李阿姨去年查出日光性角化病(癌前病变)后,现在连阴天都坚持涂防晒。很多人以为防晒霜只是防变黑,其实紫外线才是皮肤老化的头号凶手。选防晒记住三个数字:SPF30+(日常)、PA+++(防UVA)、每2小时补涂一次(出汗后立即补)。平价国货防晒不输,关键要足量使用(整脸约1元硬币大小)。
小红书上的"每天敷面膜挑战"害人不浅。有位患者连续敷了一个月面膜,结果得了水合性皮炎——皮肤泡发了!面膜就像给皮肤"吃补品",健康人群每周2-3次足够。特别提醒:械字号面膜才是真正的医用敷料,妆字号面膜和普通护肤品没区别。皮肤敏感时,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湿敷更。
张姐花三万块买霜,结果斑没去掉反而过敏。皮肤科常见的斑有4种:雀斑(遗传)、黄褐斑(激素)、老年斑(光老化)、炎症色沉(痘痘后遗症)。前三种需要激光治疗配合药物,后一种用含传明酸、维生素C的护肤品就能改善。记住:所有号称"7天"的产品都是耍!
00后小陈自己挤痘痘,结果高烧住院——细菌从痘痘进入引发了败血症。痘痘的学名叫"痤疮",是毛囊发炎不是。正确处理方式:白头粉刺用含水杨酸产品,红肿痘痘点涂夫西地酸乳膏(处方药),囊肿型痘痘必须去医院做穿刺引流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别挤痘痘!别挤痘痘!别挤痘痘!
1. 买护肤品先看成分表,排在防腐剂(苯氧乙醇、羟苯甲酯等)后面的有效成分基本可以忽略
2. 皮肤突然过敏时,停用所有护肤品,只用矿泉水喷雾+医用凡士林
3. 去医院皮肤科做VISIA检测(约200元),比柜姐的皮肤分析仪靠谱十倍
4. 皮肤问题久治不愈,记得查血糖和激素水平(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引发痤疮)
后提醒大家: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,出现问题先找皮肤科医生,别拿自己的脸当试验田。记住这个顺口溜:"清洁温和不过度,防晒要像戴口罩,面膜不能当饭吃,先要做检测,痘痘千万别手贱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