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内科,很多人反应就是“查不出具体毛病就看内科”。其实作为临床医学的核心科室,内科就像人体的“大管家”,负责协调全身各系统的运转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困扰现代人的内科常见病,以及如何科学预防。
内科覆盖范围比想象中更广:感冒发烧、胃痛腹泻这类小毛病自然归它管,但像高血压、糖尿病这些慢性病,还有贫血、甲亢等代谢性疾病也都属于内科范畴。简单来说,不需要动手术的慢性病和全身性疾病,找内科医生准没错。
1. 高血压:沉默的“血管”
我国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。初期可能只是偶尔头晕,但长期失控会导致心梗、中风等后果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血压,少吃腌制食品、坚持快走锻炼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。
2. 2型糖尿病:甜蜜的负担
现在连30多岁的年轻患者都不少见。典型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——吃得多、喝得多、尿多但体重下降。如果体检发现空腹血糖超过6.1mmol/L,就要警惕了。控制主食量、戒掉奶茶甜点比吃药更重要。
3. 脂肪肝:现代人的通病
体检报告上10个人里6个标着“轻度脂肪肝”。虽然初期不痛不痒,但放任发展可能演变成肝硬化。是,减重5%就能让肝脏脂肪明显减少,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比护肝片更管用。
很多患者抱怨“排队2小时,问诊5分钟”,其实效率可以更高:
• 提前整理好症状出现的时间、加重缓解因素
• 带上近期的体检报告和用药记录
• 空腹就诊(某些检查需要禁食)
• 穿宽松衣物方便听诊检查
内科疾病大多与生活方式相关,记住三个黄金原则:
1. 饮食有度:多吃全谷物和深色蔬菜,外卖每周别超过3次
2. 动静平衡: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2分钟
3. 睡眠优先:23点前入睡,睡眠质量比时长更重要
后提醒大家,网传的“偏方”千万别轻信。去年有位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改吃“降糖秘方”,结果引发酮症酸中毒送急救。身体出现异常时,及时到正规医院内科就诊才是明智之选。
下次体检如果发现血常规、尿常规等指标异常,别自己吓自己,更别百度看病——内科医生的解读,能给你靠谱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