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和朋友聊天,听她说起单位体检时,很多女同事都主动加做了宫颈癌筛查。这让我想起去年接诊的女士,32岁,平时自觉身体,却在体检时查出宫颈癌前病变。幸好发现及时,经过简单治疗就了。她说:"要不是这次筛查,我根本不会往这方面想。"类似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女性健康的重要话题。
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之一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早期宫颈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。很多女性都是等到出现异常出血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才就医,这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而定期筛查就像给身体装了个"警报器",能在癌变前就发现问题。
记得李女士来复查时告诉我:"医生,要不是去年做了筛查,我都不知道HPV感染这事。"她的话让我印象深刻。其实从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癌,往往需要5-10年甚更长时间。这个"时间窗"就是我们预防的关键期。
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两种: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(就是我们常说的TCT检查)。前者查病毒,后者看细胞变化。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可以开始筛查,30岁以后好两项检查一起做。
张护士告诉我,很多来做检查的女性都会问:"医生,这个疼不疼啊?"其实筛查过程很简单。医生会用专用的小刷子轻轻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,整个过程1-2分钟,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一般不会很疼。
根据新的指南建议:30岁以下的女性可以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;30-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5年做HPV+TCT联合检查,或者每3年单独做TCT检查。65岁以后如果既往筛查结果都正常,可以医生是否需要继续检查。
上周遇到一位48岁的患者刘阿姨,她说:"我这把年纪了还需要检查吗?"我告诉她,年龄不是停止筛查的理由。只要身体状况允许,都应该坚持定期筛查。当然,具体筛查方案还是要和医生沟通确定。
虽然建议所有女性都要定期筛查,但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:有过多个的;吸烟的女性;免疫力较低的人;长期使用避孕药的;有宫颈癌家族史的。此外,即便接种了HPV疫苗,也不能代替常规筛查。
记得有位患者小赵说:"我打过疫苗就不用查了吧?"这是个常见误区。疫苗确实能预防某些高危型HPV感染,但并不能覆盖所有致癌型别。所以接种疫苗后,定期筛查同样重要。
如果筛查结果有异常,先不要紧张。大多数异常情况都不是,可能是炎症或其他良性病变。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镜检查,必要时取一点组织做病理检查。上周刚有位复查的患者陈小姐,初筛查HPV阳性,经过治疗现在已经转阴。
医生常对患者说:"发现问题不是坏事,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。"确实,筛查的意义就在于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很多癌前病变经过简单治疗就能,完全不影响生活质量。
除了定期筛查,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做这些: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;注意性生活卫生;避免吸烟;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;均衡饮食。另外,现在很多地方都能接种HPV疫苗,建议适龄女性可以医生是否需要接种。
刘营养师说过:"预防疾病要从日常点滴做起。"确实,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定期筛查,就是好的预防方法。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宫颈健康,别让一时的疏忽成为终身的遗憾。
每次看到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回来复查时的笑脸,都让我更加坚定普及筛查知识的决心。宫颈癌虽然是威胁女性健康的,但也是为数不多可以预防的恶性之一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让更多女性了解筛查的重要性,主动关爱自己的健康。
记住,定期筛查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就像我常对患者说的:"花一点时间做检查,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健康。"如果你或身边的女性朋友还没有做过宫颈癌筛查,不妨把这个提醒转发给她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