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被同事夸气色好,连闺蜜都追着问我用了什么护肤品。其实我的秘密藏在公司楼下的中医馆里——连续做了三个月艾灸调理后,连顽固的经期痘痘都消失了。今天就和姐妹们,流传千年的中医美容智慧到底藏着哪些惊喜。
记得次接触中医美容是因为的玫瑰痤疮。当时试遍各种进口药膏都不见好,直到邻居阿姨送来一包草药:"煮水晾温了敷脸,比你那化学护肤品管用。"将信将疑试了三天,发红居然真的褪了不少。后来才知道,这包包含黄芩、薄荷的方子,正是古籍里记载的"清凉敷"。现在我的梳妆台上,紫草膏早就替代了激素药膏。
现代人总爱把皮肤问题归咎于"水油不平衡",但中医师告诉我:"长在下巴的痘是内分泌失调,额头的痘是心火旺。"上周接诊的顾客李女士就是典型,她反复发作的口周皮炎,把脉发现是脾胃湿热,配合饮食调整和穴位贴敷,两周后疹子就消了大半。
现在很多高端美容院都引入了中医诊断,用舌诊仪替代了皮肤检测仪。毕竟再精密的仪器,也比不上老中医那双能看出"肝郁气滞"的火眼金睛。
1. 刮痧提拉:张阿姨每周雷打不动去刮痧,62岁的脸愣是没出现法令纹。医师说这是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胶原蛋白新生,比强行填充更自然
2. 药膳美白:当白领小周发现喝够三个月的三白汤(白芍、白术、白茯苓)后,她每年夏天必备的防晒霜都降了一个色号
3. 针灸紧致:近在明星圈爆火的"面部飞针",其实脱胎于传统的面部针灸,通过刺激肌肉层达到提升,没有的期
误区一:"慢":其实对于红肿痘痘,湿敷往往第二天就能消肿。只是治本需要周期调理
误区二:"就是喝苦药":现在有面膜、穴位精油等更易接受的方式。我们医馆受欢迎的是带着淡淡花香的疏肝解郁茶
误区三:"老土":看看各大品牌出的"人参精华""艾草面膜",老祖宗的智慧正被现代科技重新包装
每天早上的梳头100下,是唐代医家就推荐的头部经络;办公族必备的枸杞菊花茶,可比胶原蛋白饮实在得多;睡前用肉桂粉泡脚,比用贵妇面霜更能改善暗沉。这些不花钱的小习惯,才是中医美容的精髓。
现在每次看到有人花大价钱打,我都想告诉她:先去找中医把个脉吧,也许你缺的不是玻尿酸,而是一碗四物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