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阿姨近总感觉眼前像蒙了层毛玻璃,看东西发暗,连爱的十字绣都放下了。去医院检查才知道,是白内障在作怪。其实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,根据卫健委数据,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8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老年视力"的。
很多人以为白内障是老年人的"专属病",其实不然。除了年龄因素,长期暴露在强光下的户外工作者、糖尿病患者、有眼外伤史的人群都可能提前中招。手机屏幕的蓝光虽然不是直接诱因,但长时间用眼确实会加重眼睛负担。
1. 对照视力表:如果在家自测发现视力明显下降,不要简单归咎于老花眼
2. 色彩对比测试:突然觉得颜色变淡,特别是辨不清蓝色和紫色
3. 单眼遮蔽法:交替遮盖眼睛,比较两眼视物清晰度是否一致
门诊经常遇到患者询问:"听说要等白内障成熟才能做手术?"这其实是30年前的老观念。现代医学证明,当视力低于0.5影响生活质量时就可以考虑手术。拖延治疗可能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,反而增加手术难度。
现在的超声乳化手术创伤极小,切口只有2-3毫米,不用缝线。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基本用眼需求。选择人工晶体时,就像配眼镜一样需要个性化测量,有单焦点、多焦点等不同选择,医生会根据用眼需求给出建议。
1.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
2. 按医嘱滴眼药水,不要自行停药
3. 洗脸时注意避免污水入眼
4. 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
5. 定期复查不可少,建立长期随访档案
虽然年龄相关白内障难以完全避免,但我们可以延缓发展:
• 户外戴帽子和防UV眼镜
• 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
• 多吃深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
• 每用眼40分钟就远眺5分钟
选择白内障手术机构时,要认准二级以上眼科专科资质。正规医院会配备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设备,医生的手术量也是重要参考指标。切记不要轻信"一针"的虚假宣传,目前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极早期患者。
如果您或家人出现视物模糊、重影等症状,建议尽早到眼科机构检查。记住: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留住清晰视界。点击下方按钮,可获取您所在城市的白内障筛查信息。